事业部简介
消能减震事业部,秉承务实创新和技术前瞻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减隔震技术与相关产品在工程行业,特别是我国高烈度地区的新建工程和既有建筑加固的深度推广。自成立以来,参与了国内外多项工程的减震设计和产品开发,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宝贵的基础科研资料。并与台湾大学、东京大学、日本清水研究所、同济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建立了业务和技术上的交流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华中建科公司致力于建筑、桥涵应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特别是在建筑物减隔震设计和加固领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在工程应用技术推广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
我公司与同济大学、郑州大学、台湾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清水建设技术研究所等多家国际科研机构建立了技术交流机制,为公司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雄厚的技术力量储备。
主要涉及公共设施领域(抗震级别提升)
1、学校、幼儿园抗震工程 2、医院及医疗设施抗震工程 3、人防及重要军事设施抗震 4、博物馆等重要场馆抗震 5、银行、金库、网点抗震 6、通讯设施、机房抗震加固
主要产品
1、剪切软钢型阻尼器器 2、弯曲型阻尼器 3、防屈曲支撑 4、黏滞阻尼器 5、黏弹型阻尼器 6、调频质量阻尼器 7、调频液体阻尼器 8、摩擦型滑动阻尼器
消能减震技术
一、基本概念
消能减震结构是在建筑结构内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消能装置(阻尼器),当结构受到地震响应发生位移时,消能装置(阻尼器)会产生剪切、弯曲、摩擦及弹塑性滞回变形,从而消散或吸收一部分地震能量,以减少主体结构的地震响应。避免主体结构产生较大破坏。
这种设有消能装置(阻尼器)的结构称为消能减震结构。
二、发展现状
我们国家消能减震技术发展的转折点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也为我国建设行业敲响了警钟。房屋的抗震安全性,特别是学校、医院等乙类主要建筑的抗震性能,应该从设计做起。随后的2010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发布,专门增添阐述了保障消能减震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要点和计算依据。2014年国家建设部和各省住建厅相继发布了消能减震技术的推广指导通知,其中山东、山西、甘肃、云南、新疆五省更是要求省内新建医院、学校、幼儿园等人口密集场所必须采用消能减震技术设计。
但是近些年,由于城镇化水平的加快房地产开发市场火热,广大建筑设计院因为业务发展的需要,设计工作量巨大,项目设计工期紧张,再加上行业相关培训滞后等原因,使得消能减震技术在设计院的普及程度较低。
三、发展趋势
消能减震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及地震频发的地区,特别是宝岛台湾和邻国日本应用广泛,已成为一种标准结构设计体系。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地震多发的国家,建筑抗震性能和设防等级相对滞后。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安全意识的显著提高,消能减震技术的普及迫在眉睫,未来几十年,消能减震必将成为结构设计行业的必修课。
四、优势特点
采用消能减震设计的建筑主要有以下优点:
1、提高抗震性能---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时,楼层位移明显减小,地震响应减少40%~60%。
2、降低项目成本---大幅度减少建筑配筋,减小梁柱横截面。从而降低成本,可节约造价5%~10%。
(若用于已有结构的改造加固,则造价节省更加可观)
3、提高施工质量---配筋减少后可降低设计和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质量。
(尤其是梁柱结合部位,原设计方法钢筋太过密集,混凝土浇筑不密实。)
4、施工安装便利---无需配套工程,埋置于建筑体内不影响实际使用。
5、无需日常维护---只要不发生地震,终身免维护。
6、震后维修简单---震后只需对阻尼器进行检修、更换,建筑主体不受损,减少维修成本。
7、提升项目价值---增加项目卖点,提高项目价值。
8、荣誉示范效应---作为示范项目,可参加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等荣誉评选。
工程应用